21—22年度第一学期中四班课题计划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方案    21—22年度第一学期中四班课题计划

微型课题《基于中班幼儿的泥工特色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

中四班

一、课题的提出: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幼儿学习操作。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中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幼儿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更好地传承。泥塑是幼儿自我认知与创造性的表现途径。它是通过黏土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泥塑活动有较大的可塑性,幼儿喜欢捏捏、搓搓、拼拼,可以说,泥塑是他们的第二种语言。并且,在幼儿智力潜能开发中,泥塑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对于培养幼儿的敏锐感受力、丰富的个性、广泛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创造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通过幼儿泥塑教育,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提供幼儿自我表现的天地对我们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幼儿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幼儿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幼儿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5.培养学习搓、捏、团圆等方法制作泥塑作品。

6.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7.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研究对象与时间:

1.研究对象:中四班班全体幼儿

2.研究时间2021920221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安全教育

有了小班的泥工经验后,在本学期的泥工活动中,也提醒幼儿要安全使用剪轻泥,不能把轻泥吃到嘴巴里,也不能弄到眼睛里等。

2.注重实际生活体验,在幼儿生活中寻找泥塑教学题材

在泥塑活动中,也体现着幼自我为中的特点。以往绘画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喜欢并善于画下自己的生活感受,所以教师选择泥塑活动教材,也可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幼儿喜欢怎样的内容,或根据某个主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生活体验,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使泥塑活动制订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多观察,从各方面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审美,帮助幼儿更好塑造。例如:幼儿常用的生活用品:围巾、手套等、常常能吃到或看到的食品,如:汤圆、棒糖、饺子;常见的小动物:鸭子、乌龟;交通工具等。

3.学习欣赏观察泥塑作品,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泥塑欣赏作品分为两类:(1)成人、艺术家的作品。(2)幼儿的泥塑作品。前者引导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激发幼儿内在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幼儿选择欣赏作品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之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多看、多感受多体验,增加对泥塑的了解。如我们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形态可爱富有童趣的作品。如:泥人阿福阿喜,许多小动物的泥制品、老师的泥制品等。后者是指活动后的评价。给幼儿创设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机会,甚至讲述自己的作品,通过反思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引导幼儿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评价能力,产生自我满足感,成功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5.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吸纳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为方案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在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分析状况,设计、开展幼儿泥工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为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提供依据。形成一个循环的体系,使课题研究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解决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个案分析法:选定案分析的对象,在设定的创造意识及兴趣、感悟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表现情绪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方面进行跟踪调查、观察研究。

4.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积累材料,总结和推广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兴趣,积极玩泥。本阶段让孩子尽情地玩橡皮泥,而不加以任何的限制和示范。可以进行无拘无束的玩泥活动。孩子在玩泥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精神。教师要适时的机型提炼总结,这样孩子的兴趣会更浓 

第二阶段:实际出发,单个成形。本阶段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孩子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模仿不是创造,要促进孩子创造力发展就要少给他们提供模仿范例。孩子泥巴游中激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的指导有关玩泥的技巧技能

第三阶段:由简到繁,多个组合。本阶段让孩子将各个单一的形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且配上一个动听的故事。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需要教师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地创新。

6.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幼儿变化:希望通过开展泥工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希望幼儿能够掌握泥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独立创作作品,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

2.教师变化:教师能够通过泥工活动的开展在课程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自主意识并形成良好的课程意识以及掌握扎实的课程理论。

3.呈现的文字成果:课题完成总结报告。进行研究总结工作,以论文、活动方案、研究课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写出结题报告。

七、参考文献:

1.教育部《L园教育指导纲(试行2001

2.教育(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瓯海县.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

4.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0

 

2021年9月1日 01:30
浏览量:0